长城
The Great Wall
(2016)
首先感谢时光大神提供的免费观影机会,这次我获得了2个名额,现场发票的时候,工作人员用一个很精致的信封装了两张连坐的影票和两张爆米花可乐的小食兑换券,很贴心,很感谢。
-----------------------------------
再来说说这次的主角《长城》吧。老谋子的这部电影依然体现了宏大的气势、配乐、丰富且瑰丽的色彩运用,尤其在盔甲服装上采用了夺眼球的“五小强”搭配,整体的效果瞬间爆棚,场景气势宏大,CG制作的饕餮也是顶级水准,中国元素的运用丰富至极。每一场大战时,禁军展示出来的武器系统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舍命。
观影后,盯着后面的演职人员表,陷入了沉思,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外国人,甚至连编剧全是外国人!
刨去制作人和监制外,职员表中仅有4个中国名字(有些名字一眼认不出是不是中国人,也没细查)。编剧、配乐、选角、造型、服装设计、视觉特效、录音、布景等一众职员均来自国外。当然不是有国别歧视,但顶着国宝名字的电影,本着中外合作的态度,国内当真是人才穷尽了么?
整个影片看下来,剧情特别饱满,但,是好莱坞似的饱满和展开,国风元素只残存在了皮囊上,想必将这些国风元素直接替换为西方魔幻元素,这部影片依然不受太多影响吧。
除去这皮囊、这剧情后,依然残存了东方古国的精神元素:舍命、牺牲、保家、为国。弱女子站上外挑的战台,舍身一跃之后,生死置之度外;敢死队冒着被拦腰剪断的风险,义无反顾的向下俯冲;成功率不到半数的孔明热气球,依然没有士兵惧怕。与再现的汴梁城内,皇帝及一干佞臣们(虽说台词不多,出场很少,在外邦人眼中也很另类,很讽刺但确实也很真实)惟妙惟肖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凭什么为了这群废物抛头颅洒热血?!!
或许在这种舍命上,才是中华战士们独有的精神境界和高度。为了理想和信念而战,并非为了果腹和钱财,与西方人战士的内在精神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我宁愿相信在这么一副国风皮囊下,留存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努力抵抗外敌入侵的保家卫国之情:魔兽也罢,蛮夷也好,统统由中华战士们这座“长城”把你们拦下!
最后一个小插曲吧,这部电影真的是宣传充足啊,目前百度上搜索“长城”二字,百科中默认显示的不是国宝长城,而是电影《长城》,这是老谋子大手笔呢?还是百度无良无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