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法国影片《心房客》令我联想起理查德·耶茨的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二者皆是将社会中“与世隔绝”的小人物作为艺术加工的对象,来表现“孤独”这一生活之中永恒存在的精神困境。
《心房客》以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孤独”的多重面貌。在片中,孤独是轮椅上的单身汉受邻里冷落排斥的情感空虚;是夜班女护士对单调庸俗生活的厌倦;是被父母遗弃的问题少年对现实与未来的迷茫;是过气女演员对星光不在,容颜老去的落寞;是空巢老人渴望子女回归的漫长等待,是宇航员陷入陌生之境的焦虑不安。
影片采用三段式剧情讲述了六位孤独者的三次美好邂逅。三段故事在叙事中保持着时空关系的相互平行与情节内容的各自独立,就像是同一题目下的三组诗歌,内容虽各有千秋,但主题皆直指一处,即是用沟通化解人心的孤独与空虚。
孤独者之间的沟通不仅是简单的人际交往,还包含着对情感的诉求。三段邂逅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们都在互相交换着情感的缺失与生活的空白。残疾的单身汉在期待女护士的爱情中获得了重新在生活中“站起”的力量,女护士则从单身汉善意的谎言中实现了被关注与重视的渴望;过气女演员在邻居少年的鼓励中找回了对自我的定位,少年也从她的身上得到了母性的关怀。寡居的老妇人收留了意外降落在公寓屋顶上的宇航员,也在他那里获得了对“儿子”的情感寄托。
片中的六位孤独者皆把心灵封闭在了各自的客房中,当他们偶然相遇之时,才打开那道紧锁的房门,在心灵的相触之间感受着冰冷疏离世界中的默默温情,这种情感的沟通不受年龄、语言、信仰的桎梏,它是送给生活中所有孤独灵魂的一剂安慰药。
三段故事虽都是给予孤独者的慰藉,但影片却没有刻意的煽情与渲染,导演以简单、朴素的风格完成了他对“孤独”的理解。角色的情绪在平凡的对白与朴实的表演中自然流露,衬托出影片的现实意味,而在其现实性的剧情之中又融合了超脱于现实的荒诞元素,运动过度而坐上轮椅的单身汉,从天而降的宇航员,这些充满偶合性与戏谑意味的情节,流露着法国电影一贯充满智慧性的高冷幽默。
导演还借助背景环境中出现的空无一人的街道、突兀孤立的建筑物和冰冷阴郁的画面色调中展现出的疏离冷落、阴霾当空的衰败社区,来暗示着人物孤独的困境与空虚的情感。
当正片的故事收场后,镜头忽然转向一个垃圾箱,寒风吹动着箱门不停的摇晃着,最终“咣”地一声箱门紧紧的关上,影片也就此戛然而止。导演通过这个隐晦的镜头将观众从电影里的美丽邂逅拉回到现实的冰冷残酷。
现实中的孤独,不只是情感的疏离,它亦包含了生活中令我们精神焦虑不安、无所适从的一切烦恼。生活就像这风中摇摆的铁门,它露出一道狭窄的缝隙让我们看到希望,然而现实的寒风却无情的将这希望之门关紧。生活任由我们的肉体享受着奢侈的美好,却将我们的精神隔绝于孤独之中,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它虽千变万化,但孤独却是恒常如新。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影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