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客
Passengers
(2016)
说实在的,除了特效、演技和结构很新吸引人之外,《太空旅客》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片,或者叫做“爱情励志太空版”,很多网友看后大呼上当——其实,爱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千古不变的铁律,太空员之间的爱是一种未来之爱,更是可以挖掘,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怎么去体现。
就主题情节而言,那个男主人公因为电脑一个小故障,把他从沉睡中提早叫醒了年,为了不让自己变得孤独和冷漠,就无视他人的生命长短,“毅然”叫醒了女主人公和自己谈情说爱,他的行为其实和那些人贩子没什么两样——掳一个良家妇女到贫困山区,无依无靠无法逃跑,然后让她给自己做老婆生孩子有什么分别?影片为了塑造男主人公的英雄形象,试图用个人英雄主义和剧情来修饰他的人贩子式的缺德行为并将其合理化,后来人贩子竟然成为了英雄,传递出的价值观太有问题:男主某种意义上夺走了女主的生命,危急关头还是得男主挑大梁拯救人类命运,女主不计前嫌死心塌地追随他——这使电影的表达显得很别扭,你指望人贩子能发善心?观众的思想也很难转弯,因为影片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错的。笔者觉得,本片有三个时空拐点,一是故事从科幻突然拐到爱情,二是再強行拐到灾难,最后又是个白人英雄救世界,本就很不聪明的剧情还是选择了这种大多数影片采用的毫无悬念的叙事方法,故事结构老套到令人目瞪口呆的結局。大家诟病男主人公自私,但换做我们也许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大家诟病女主人公最后选择和自私的男主人公在一起,那是因为她明白孤独一生,也最终活不下去。这话貌似很有理,实际上是弄颠倒了因果关系:这明明是人贩子式的强迫婚姻——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先把你叫醒了再说,我活不长,你也别想活,而且你必须和我相爱生孩子,这哪里有爱?这不是人贩子是什么?男主人公因为最怕孤独,因为害怕孤独死去,所以就不去珍惜他人的生命,为了自己就不顾一切地唤醒别人,因为害怕自己孤独就强迫女主人和自己交往,因为害怕失去就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谎……这是什么价值观?难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笔者简单概括:此片分钟讲孤独,分钟讲交往到交配,分钟讲斗嘴滥情,最后分钟讲拯救飞船,充分让观众体会两位主角有多无聊,简单拖沓无惊喜,明星特效硬撑场,强扭的爱情加上因为灾难导致蹩脚的谅解——想到编剧曾写过“电磁外星人”和“外星作死指南”,忽然觉得这片烂在情理之中。看来印了那句俗语:“不作死就不会死”。甭管人类科技多发达(哪怕是未来太空时代),也治不了那杀人的寂寞;男人遇到喜欢的女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不能错过;最后笔者假设一下:如果剧情闪回,一个患了精神疾病的老太太误操作而激活深爱的男主角后负罪跳入太空,而吧台男只是老太太复制自己记忆的一个未完成产品,就更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