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嘉丽
最近是不是在上映《来电狂响》?姐已经做主帮你们省下这张电影票了。如果你实在想看这类题材,出门左转原著意大利版《完美陌生人》早就有网络资源了。如果想看别人家的孩子翻拍的意大利同款就看韩国的《完美的他人》。
三部影片看的时候五味杂陈。
先看的韩国翻拍。从我知道有这部电影起就每周三次的去刷资源。终于在今年年初看到,看的时候庆幸自己的期待是正确的,等待是值得的。就像漫长的网恋最后走入现实感觉自己捡到宝。惊叹于韩国人对婚姻关系居然有这么销魂蚀骨鞭辟入里的了解。本来对于翻拍这个桥段没怎么在意,忽然发现国产也翻拍了之后就很感兴趣。感觉要客观评论必须都看过才有发言权。于是跑去把原版先看了。
原版也不错。因为灵魂是它给的。但是韩国片先入为主,已经好的够够的了。看原版就没怎么惊艳了。只能说明韩剧改编不但抓住了精髓,也抓住了表现形式,同时进行了具有韩国特色的改编,跟我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样成功落地。这种情况也非常类似当年好莱坞对《无间道》的改编。改编的导演,看懂了原著。
最后看的国产改编。看不下去。
国产改编打的是喜剧牌。本来人家拍的就是笑中带泪的影片,但是我们拍成了滑稽,整个画风就跟目前网络上层出不穷的低成本网络电影一样的质感。
要说内涵的话,导演应该也不是完全没看懂:
原版是几个小伙伴一起围着桌子吃了几个小时,他们也有桌子也有小伙伴也有吃。
原版主要是围绕手机这个道具展开,他们也用了手机。
原版里每个人都暴露了自己在婚姻或爱情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丑陋有深情,他们也有。那么问题来了,
他们是怎么把这么一部可以摆在电影殿堂的婚姻友情人性的白描作品整成小朋友的沙画的?
我仔细想了想,应该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居功至伟的是台词。
别说从2016到2019了,就算再过十年,爱情婚姻和友情里的丑陋都是相似的。所以韩国翻拍的《完美的他人》在台词上的改动本质上来说不大。保留了男女关系描述的精髓,同时进行本土化的改动,这种改动非常类似咱们民国时期五四时期很多文学大家对外国作品的翻译。他们通常是意译,而且还对文风进行了自己擅长的改动。但是你看起来却觉得如沐春风,就像看自己身边人的故事,你能感同身受,唤起你对外国文学的热爱。这种改编,无疑是成功的。
比如。将原作中男女不同就像普通电脑和苹果电脑的区别,改成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与时俱进无缝贴合。
又比如,在父亲接到女儿电话时候的对话,原著意大利版已经说的很好,而韩国版进行了思密达更擅长的煽情改动,我都要看哭了。赵震雄饰演的这个爸爸和老公,简直是全剧良心。
而我们对台词的改动非常之大。一方面我们把角色性格改掉了,人物都不一样了,对话能一样吗?所以必须原创台词对吧?但是原创的时候加入了非常多的网络流行口水和不必要的口语,浓浓的杀马特风把影片档次瞬间拉低,让人质疑当下中年人的生活语境。
而且导演似乎将台词当成了救场工具:
需要场景的时候,上台词;需要交代人物事件背景的时候,上台词;需要转折的时候,上台词,总之,台词成为万能工具之一,弱化了电影其他元素的作用。
举个很重要的例子:原版和韩国版都在影片开始的时候通过快速的镜头交代了几个小伙伴的家庭和性格背景,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一桢画面是多余。尤其是韩国版,不仅沿用的原版的三个家庭的背景交代,在之前还为彼此总角之间的感情做了交代,让聚会看月食来的顺理成章。看开头的时候就感慨,导演要多么思路清晰,剪辑要多么有条不紊才能把开头这几个场景结合的这么流畅啊。而后面的故事多次用到了影片开始背景交代的伏笔。看的时候不断印证,有种恍然大悟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的感觉,这就是会讲故事的好电影的魅力。伏笔伏笔,懂吗?原版原创匠心最值五颗星。
但是国内版直接抛弃了前戏。估计是太难了做不到。全部都用台词以及回忆杀和闪回穿插。很成功地打乱了电影的节奏,以及创造了毫无画面感的观影体验,以及,破坏了电影含蓄的艺术。
过于注重讲而忽视了电影艺术的魅力。这可能是国内电影跟韩国电影最大的差距之一,导演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而对电影这个艺术形式,缺少欣赏,敬畏和把控的能力。对于翻拍有多难,完全不自知。用我经常批评女儿的话说,就是,抄都不会抄!这一点感觉导演可以跟网文界学习,国内最擅长把别人的东西改编成自己的成功人士很多,比如郭敬明啦,比如编出《甄嬛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锦绣未央》等各种被告上法庭抄袭的那些人。移花接木的神功都很炉火纯青。他们唯一的问题就是抄了不承认,而我们买了版权,可以名正言顺的抄,却炒成了四不象。学习一下,学习一下。
造成这种改变的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演员的角色塑造。
这一点不知道该怪导演还是演员。因为很多演员的角色都已经改了。所以台词当然要跟着改变。至于没改的,人物表现也都很作。说实话。原著里人物虽然各自心怀鬼胎,但是还不到跳梁小丑的份上吧?拍喜剧不至于就要拍成二人转吧?喜剧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啊。对于这样一种家庭喜剧,笑着哭无疑比夸张的舞台表演式的表现形式更加真实,更有代入感。
所以,在改编的时候,将原著中异国文化的部分成功嫁接到本土文化,并保留同样的感染力。这个改编的大难题被韩国成功地攻克了。却被我们的导演随意地玩弄了。韩国改编进行的众多本土化的加工,在笑料和人物之间温情的关系上,看的时候会觉得更加真实。
本来呢,泡菜国在我印象中一般在电影里除了吃泡面就是吃泡菜。这一次要吃一个多小时的东西,对他们挑战是很大的。然而各种本土土特产的上台以及跟西方美食的结合,竟然也能让观众不觉得生硬。而我看着霍思燕那一对讲多一句话都起鸡皮疙瘩,二人转夫妻即视感。
最后说说转折的处理。
原著和韩国版都采用了魔幻手法。意大利版给了我们希望,而韩国版展现了生活真实,让人松一口气的情况下又失望和恐惧。堪称一部残酷婚姻物语。这才是喜剧的真谛。而国内版则强行花好月圆,所有人的转变都来的太快了一些。这种喜剧处理方式,还停留在我们小时候看tvb电视的感受上,最后必然要来个大团圆结局才能收工。做了十几年的戏,没可能一瞬间改变的。就算有触动,也需要时间消化啊。
总之,这篇纯讨论改编的成败。基于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下次再来讨论电影的主旨。
2019年1月6日
===========================
影片信息
片名:完美的他人
导演:李才奎
编剧:裴世英
主演:柳海镇。赵震雄
上映时间:2018年10月31日
类型:喜剧
时长:115分钟
============================
当你看电影时
其实在看自己到不了的人生
不如长按下图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让我们一起聊聊
人生的无数个可能
名人不甘寂寞,普通人也不甘寂寞,反衬出这世界,出奇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