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有件工作,要去台北捷运可以到达的最南端,苏芮歌中唱的“新店”。这一区已是新北市地界,由于有轨道交通连接台北市,心理距离没有那么远。
路边建筑一如既往地陈旧,新店这一区的很多地方依山而建,有些街道的坡度明显加大。
我要去的地方,出了捷运站还要再搭公交车上山,沿途弯道很多。不过车到了终点站后,前面的路倒是比较平坦。
到达目的地。来拍一张山中住宅的样子。由于赶时间,角度选得有些奇怪。
新店这地方匆匆一过还不知如何评价,附近其实有旅游胜地“碧潭”与“小碧潭”,由于行程紧张,今天无法前往了。在中午之前赶上去市区的捷运,换乘了三条线路,在轨道上呆了快一个小时。最终算是从南跑到北,44元台币的车资算相当合理。回来后用google地图粗略算了一下,大概实际距离是40公里。台北的公共交通价格,应该说比深圳便宜。
最后搭的还是之前搭过的文湖线(四节小车厢)。如果它不是在地上跑,台北捷运中我最不喜欢的估计就是这一趟了,因为车厢最窄。
这回坐到了最前端的位置。这车似乎是自动驾驶,而遇到拐弯也会减速,怀疑是程序设计好的。路轨不太像铁轨,更像是水泥制的。想起之前在某处看到,说这趟地上跑的捷运线路使用静音轨道,或许就是指这个?可能是比铁轨的噪音小一点,但还是没有那么“静音”。
在一家电视台的摄影棚内,顶上密密麻麻的灯。对于没进过几次棚的我来说,还是挺新鲜的。
晚上回来,卸下装备后,随便揣了700块台币(人民币150左右),准备出去随便吃点东西。
转了一圈发现我在网上查的两家店,一家搬迁,一家已经休息。路过一家寿司店,里面4桌全是成双成对的男女,感觉一个人进去吃会怪怪的,晃悠到另一条路,发现有家装潢很漂亮的日本料理店,客人只有一个,想想就进去了。
这店没有菜单,看起来是个家庭店,在老板娘的安排下吃了几样东西,特别叮嘱,要小份。我在她帮忙点完菜之后只知道食材包括三文鱼和牛肉,并且确定有个带汤的东西,其他的由于夹杂日文,几乎都没听明白。
第一道是两片三文鱼做的刺身。非常之冰,位置也很好,不知道与老板的手艺有无关系,总之是入口即化。我只知道这道菜的价格是160台币。后面老板娘安排我吃什么当时还一概不知。
但吃到第二道时开始坐不住了,黑鲔鱼皮做的小菜,老板娘说一般是消费到1200元的客人才会给他吃,对我是特别优待,当天运气也好,刚好还有这道菜。
一是没带相机表示很扼腕,二是很担心自己身上的700块不够结帐。
第三道是蟹钳肉做的天妇罗,也是我完全不知道会上来的东西。口感不错,面粉外壳香脆,蟹肉的内馅微甜。店里当时连我一共三个客人,老板娘和其他两人讲台语,我如果问问题,她也就用国语回答。
这道天妇罗,她主动建议我加点“瓦沙米”(经DORAMA提醒想起这个就是“青芥辣”,我在餐厅里误认为是美乃滋…),我问她除了瓦沙米还有没有别的酱来配,结果沟通不良。让我想起在彰化时与某人收讯有些小小问题的往事XD
至此,到了必须想办法解决结帐可能不够银子的问题。谎称饭店有朋友等我去开门(前台不会帮忙开么),为了消除老板娘的担心,主动把手机放在店里做抵押(老板娘倒没有要求我这么做),出了门就一路小跑回饭店取钱包和相机。
再一路小跑回来,最后一道面已经上来了。
坐定后,之前一直默默在流理台切鱼的老板走过来,向面里撒了些调料,这个估计是“唐辛子”,比胡椒味道淡一点的综合调料,但不是粉末状,而是现场用研磨器磨进汤面碗里。
面条刚上来时,形态不是这样的,这是被我折腾了一下后的场景。
就是非常正常的日式荞麦汤面。不过用料都很讲究,白色的那两片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叫,总之是鱼做成的片片,这可能是我吃过口感最好的一次了。
汤里的牛肉片端上来时部分还有血色,在汤里一泡就熟了,忘记问是美国牛还是澳洲牛。
大部分时间都在说台语的老板娘。后来店里只剩我一人时终于切到我能听懂的频道。她面前的台面,上方那一根是冷冻管,实际看的时候是有霜的,因此发白。里面是各式材料,左至右分别是鱼卵、海草、黄瓜丝、蟹肉球(就是用这个做的天妇罗)。
这家一年休4天,最初是每周日定休(台北很多餐厅,一周或半月定休一天),不过总是有客人在礼拜天要求开张来吃东西,干脆取消了定休,只在过年休4天。店里还做过客人定制的高级刺身,后来觉得辛苦,一般不再接这样的订单了。厨师是她先生,日本人。
店的装潢在这一区算很典雅,问她为什么不考虑把店开到高档街区,她说开店不为赚钱,主要是孙辈在这一区上学方便,房子虽然不新,但她说这一区,台风地震暴雨都不怕(不知真实性如何)。
只向比我早走的两个客人说了“谢谢,byebye”的厨师,他和老婆对话的语言是日语。
上图中玻璃柜里像五花肉的就是黑鲔鱼(TORO),我吃的那一道和这个不同,位置也不一样,因为是皮的部分,颜色均为白色。而肉的部分是用来做刺身。有位客人点了黑鲔鱼刺身,我偷偷看了一眼,老板将鱼切薄片摊在案板上后,用刀后端的尖锐部分(刀尾?)轻敲几下。
进店时老板娘随口说,他们这家店的做法都快失传。不懂日式料理的做法只懂吃,不过在我看来这里确实有点意思。
最后,重点来了,结帐的价格。
老板娘拿单子算了一下后说:560元。
所以算我白担心了一场。本来以为要过千。但也不完全算白跑回去一趟,毕竟把相机拽出来是有用的。
吃完这一餐走回饭店,陡然觉得整个人精神许多也轻松许多。不知道是食材的原因还是奔跑的原因还是价格的原因,还是与店主聊得蛮开心的原因。
jianghuu.com